每到季末,一些家长的手机上总是会出现一些“过于熟悉”的短信:“老师,你的工资发了吗?”,“老师,宝宝的成绩还行吗?还需要再请一节什么样的课程呢?”,“老师,我们明天上课需要什么材料?你给我们准备好了吗?我们马上转账到你的账户里。”
事实上,这样的借钱已经不是少数。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,一些私立学校、培训机构的教师薪资并不理想,有时甚至还无法养活自己,但这些教师并不想放弃自己的职业和热爱。无奈之下,他们不得不寻求家长的“资助”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。
法律上,教师向家长借钱并不违法。在法律上,除了不能向未成年人借款外,其他情况几乎都是合法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父母同意向老师借钱,老师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贷款,那么借款是合法有效的。
然而,家长与教师间的借贷关系总归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孩子的未来尽可能地公平,让家长的经济条件不成为学习好坏的决定性因素。如果家长向老师私下借贷,会产生惯性和不公正的隐患。因此,有必要建立健康公正的教育财源体系,通过向教育机构投入资金和保障教育公平等方式,来解决教师经济问题。同时,必要的法规和规定可以建立教师吸纳资金的控制系统,使其执行得更加严格。这样,家长就不会轻易地出现向老师借钱的倾向,而校园中的健康、公正教育生态也能得到保障。